六零綠色建材日 | 獨家解碼 :零外購電工廠標準落地 開啟水泥行業綠色新篇 |
|||
來源:《中國建材》雜志 | 發布時間:2025年06月23日|||
摘要:
6月6日“六零綠色建材日”,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建材行業零外購電工廠評價要求 第1部分:水泥企業》(T/CBMF 312.1—2025)團體標準正式實施,《中國建材》雜志對相關人員進行專訪。 |
|||
6月6日“六零綠色建材日”,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建材行業零外購電工廠評價要求 第1部分:水泥企業》(T/CBMF 312.1—2025)團體標準正式實施。其內容主要包括水泥行業“零外購電”工廠評價的基本要求、評價對象、評價范圍和數據統計周期、評價要求、評價方法、數據統計方法、評價程序及評價報告,適用于熟料生產企業、水泥生產企業和水泥粉磨站生產企業“零外購電”工廠的創建和評價。為了解該標準的研制背景、經過及意義,《中國建材》雜志對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標準質量部主任曹元輝、自然資源保護協會中國工業項目主任潘支明、安徽海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技術總監陳永波、北京國建聯信認證中心有限公司總經理武慶濤等相關單位負責人進行了專訪。 《中國建材》雜志: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研制“零外購電”工廠評價標準的背景是什么? 曹元輝:為有力推進落實國家“雙碳”發展目標,2021年底,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創新性地提出了建材行業“六零”工廠概念,包括零外購電工廠、零化石能源工廠、零一次資源工廠、零碳排放工廠、零廢棄物排放工廠、零員工工廠,目的是引領建材企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在工信部原材料司和節能司的指導支持下,我會組織構建“六零”工廠評價標準體系,并于2024年6月6日首次發布了《建材行業“六零”工廠評價通則》,同時開展了相關系列評價標準的研制。這次實施的“零外購電”評價標準,在框架上與通則標準協調一致,并提出了對水泥生產企業外購電力的核算與要求,為的是引導企業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和綠色能源,打造“零外購電”示范工廠,滿足水泥行業綠色低碳發展需求。 《中國建材》雜志:制定零外購電工廠評價系列標準,為什么首先選擇水泥行業?在標準編寫過程中,各方參與積極性如何? 曹元輝:水泥行業是資源能源依賴性產業,是建材行業中碳排放最大的產業,也是建材行業實現低碳綠色發展目標的重點產業。標準的實施可推動水泥企業充分利用生產工藝過程的余熱余溫,因地制宜應用太陽能、風能、生物質等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引領水泥產業節能降碳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 安徽海螺集團積極揭榜聯合會發布的行業重大科技攻關“揭榜掛帥”項目中關于零外購電技術和應用示范的榜單任務,并于2024年在建筑材料行業大會上正式發布“全球首個水泥行業零外購電示范工廠”技術成果。在此基礎上,我會組織海螺集團,開展了“零外購電”評價標準第一部分水泥行業團體標準的研制。 在調研中,我們發現各地方對于企業利用可再生能源電力的政策要求有差異,且各水泥企業的生產用電結構、所處地區能源資源情況有差異,國際上沒有相關標準可借鑒,指標的提出有難度。編制過程中,我們不僅得到了示范創建企業海螺集團的支持,也得到了關注我國水泥產業綠色低碳環保發展的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的大力支持,還有唐山冀東水泥、中材節能等行業龍頭企業以及國建認證中心第三方評價機構的積極參與,提高了標準的科學性、先進性和可操作性。 《中國建材》雜志:下一步建材聯合會在推進行業“六零”工廠標準體系建設中還有哪些規劃和布局? 曹元輝:建材行業目前已經發布“六零”工廠評價通則標準以及兩項評價要求部分標準,還有在研的《建材行業零化石能源工廠評價要求 第1部分:水泥企業》等四項評價要求部分標準在研,后續還將根據其他行業“六零”工廠創建進展情況,開展系列評價標準的研制,不斷完善“六零”工廠評價標準體系,培育更多示范工廠,以標準助力建材行業向“綠”向“智”蛻變,實現“宜業尚品、造福人類”行業發展目標。 《中國建材》雜志:目前國外水泥企業對于可再生能源電力的建設和應用處于什么水平?國際上是如何看待中國推動“六零”工廠、“零外購電”工廠創建的? 潘支明:目前,國外水泥企業加速了可再生能源建設和消費的步伐,如歐美大型企業將綠電作為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手段,水泥企業通過自建可再生能源設施、簽訂綠電購電協議等方式,推動用電結構綠色轉型。 國際上普遍聚焦“近零排放”或“凈零產品”等單一目標的發展路徑,而“六零”工廠構建了一個系統性、多維度的建材行業轉型升級框架,充分體現了中國建筑材料工業轉型的特征與路徑創新。“六零”工廠的探索不僅契合中國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方向,也為其他國家提供了可借鑒的工業綠色化發展路徑。 創建“零外購電”工廠,強化企業綠電消費,有助于降低產品碳足跡,提升產品在國際市場中的綠色競爭力,還可以倒逼上游能源結構優化,推動可再生能源布局,特別是在風力和光伏資源豐富、用電需求量高的地區,推廣企業綠色自發電,提高能源自給能力,具有減排、降本的雙重作用。此外,中國在“零外購電”工廠建設中的實踐探索,可為其他國家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低碳轉型經驗,具有廣泛的示范效應和國際借鑒意義。 《中國建材》雜志:作為國際公益環保組織,NRDC為什么要參與中國“零外購電”工廠標準的研制?對于“六零”工廠建設,您還有哪些建議? 潘支明: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是一家國際公益環保組織,推動全球工業節能減排、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是我們的一項重要工作。水泥生產排放了全球約7%的二氧化碳,推動水泥行業減碳,不僅對中國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重要意義,也將對全球水泥行業的低碳轉型產生積極影響。此次“零外購電”工廠標準研制,是全球首創。NRDC積極參與該標準的研制,一方面是為了助力水泥行業實現從碳達峰向碳中和階段的深入邁進,另一方面是在向國際社會展示中國水泥企業在綠電消費方面的實踐成果,推動全球水泥行業探索并實施多元化的減碳路徑。 希望中國的水泥企業和相關單位積極參與國際交流與合作,共同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六零”國際示范工廠。建議“六零”工廠的創建與全球綠色采購政策、ESG投資標準相銜接,提升中國企業在綠色金融和轉型金融中的議價能力與市場吸引力,進一步增強其在全球可持續發展進程中的競爭優勢。 《中國建材》雜志:在建材行業“零外購電”工廠創建方面,海螺集團有哪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陳永波:“六零”示范工廠建設是“宜業尚品、造福人類”建材行業發展目標中“宜業”的具體實踐,全綠電工廠相比傳統依賴火電的工廠在生產過程中能夠有效降低碳排放。 在創建濟寧海螺全球首個“全綠電零外購智慧能源水泥示范工廠”過程中,海螺集團因地制宜,通過優化熟料煅燒和粉磨生產工藝,實施綜合能效提升等一系列節能技改,減少電能的消耗;通過集成余熱發電及生物質補汽發電、光伏發電、風力發電、儲能技術等,形成多能互補,滿足企業用電需求,減少對傳統電能依賴的同時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通過開發先進的負荷平衡控制調度系統,協同多種可再生能源發電設施,保障微電網穩定可靠經濟運行;充分利用廠區內外的土地、廠房、礦山甚至車棚屋頂、廊道屋頂等場地資源,鋪設光伏板,安裝發電設施,提升光伏發電潛力。 《中國建材》雜志:作為“零外購電”工廠標準的主要起草單位,請問海螺集團是如何看待科技成果轉化為標準?圍繞“六零”工廠建設還有哪些工作正在推進? 陳永波:科技創新助推標準水平不斷提升,標準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兩者互為支撐、密不可分。在“六零”工廠創建過程中,海螺集團創新性地提出了水泥企業建設“零外購電”工廠的實施路徑與評估方法,建立了一系列完善的科技項目開發與管理內部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并在建材聯合會的指導下,創建了全國水泥行業標準化工作站,推動科技成果向標準轉化;同時培養了一大批既懂科研又熟悉標準化知識的復合型人才,為后續“六零”工廠創建和標準化工作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支撐。 目前,蕪湖海螺正在實施“零廢棄物”技術裝備研發與應用示范研究,旨在研發廢棄物全回收再利用技術、污染物控制與治理回收技術及成套裝備并應用推廣;也在大力開展“零員工”工廠建設,聯合建材聯合會、華為公司共同發布了水泥行業AI大模型,有助于進一步加快水泥行業智能化、無人化、高端化水平。未來,海螺集團將充分發揮全國水泥行業標準化工作站的平臺優勢,積極推動相關技術成果標準化,助力水泥行業“六零”工廠建設。 《中國建材》雜志:從認證機構的角度,您如何看待零外購電工廠評價標準研制?國建聯信認證中心在標準制定過程中主要開展了哪些工作? 武慶濤:綠色低碳已經成為建材行業發展的共識。《建材行業零外購電工廠評價要求 第1部分:水泥企業》標準的研制和發布是建材行業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在碳達峰碳中和歷史進程中,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應對行業能源資源承載型和污染排放較高的現狀,引導建材行業加大資源綜合利用力度,提高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應用水平的具體實踐。 在標準制定過程中,國建聯信基于機構評價類標準研制經驗,在企業調研、指標確定和標準驗證方面深度參與,在標準科學性、先進性、可操作性等方面與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等各起草單位密切協作,通過科學、合理的指標設定引導企業創建“零外購電”工廠,推動水泥行業綠色轉型。 《中國建材》雜志:作為選優推先的重要途徑,國建認證近年開展了哪些評價工作?在推動行業發展中發揮了哪些作用? 武慶濤:國建認證于2016年作為住建部和工信部備案的首批三星級綠色建材評價機構,在行業率先開展三星級綠色建材標識評價。后作為工信部確定的首家建材行業工業節能與綠色發展評價中心、工信部綠色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工信部工業節能診斷服務機構,開展綠色工廠和綠色供應鏈評價、綠色設計產品評價、碳排放核算、Ⅲ型環境聲明、碳足跡和水足跡評價等。通過第三方評價,國建聯信已助力近百家建材企業成為工信部示范綠色工廠及綠色設計產品,頒發Ⅲ型環境聲明、碳足跡和水足跡評價證書1000余張。近期又獲評國家級碳標識試點認證機構,開展水泥和木制品的碳足跡試點認證工作。 通過這些評價工作,能夠引導建材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力度,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產品質量、資源利用效率和能效水平,增加企業的品牌價值和市場競爭力,助力建材行業企業綠色低碳制造轉型升級。 |
|||
|
版權與免責聲明: 本網站注明“來源:中國建材信息總網”的文本、圖片、LOGO、創意等版權歸屬中國建材信息總網,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建材信息總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無意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與本網聯系,本網經核實后可立即將其撤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