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材信息总网-在线黄色网-中国建材行业权威的信息资讯平台

注冊
十四五規劃
您當前所在位置:

北京發布民用建筑節能降碳工作方案暨“十四五”時期民用建筑綠色發展規劃

來源: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北京市發展改革委、中國建材信息總網  撰稿人:  發布時間:2022年12月23日 瀏覽:
摘要:

為推動北京市建筑領域綠色低碳轉型,12月20日,北京市發布民用建筑節能降碳工作方案暨“十四五”時期民用建筑綠色發展規劃。規劃要求,實現民用建筑能耗強度及碳排放強度雙降。

  為推動北京市建筑領域綠色低碳轉型,12月20日,北京市發布民用建筑節能降碳工作方案暨“十四五”時期民用建筑綠色發展規劃。規劃要求,實現民用建筑能耗強度及碳排放強度雙降。

  規劃同時明確,到2025年,新建居住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二星級及以上標準,新建公共建筑力爭全面執行綠色建筑二星級及以上標準,新建建筑中裝配式建筑比例達到55%,新建建筑綠色建材應用比例達到70%,累計推廣超低能耗建筑規模力爭達到500萬平方米,力爭完成公共建筑節能綠色化改造3000萬平方米,實施建筑光伏裝機容量80萬千瓦。

  以下為方案全文:

北京市民用建筑節能降碳工作方案暨“十四五”時期民用建筑綠色發展規劃

  為推動本市建筑領域綠色低碳轉型,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的通知》(建標〔2022〕53號)、《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北京市碳達峰實施方案>的通知》(京政發〔2022〕31號),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總體思路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落實市委市政府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要求,優化用能結構,提升能效水平,轉變建造方式,提高建筑品質,倡導行為節能,全面促進民用建筑綠色化、低碳化、智能化,在全國建筑領域碳達峰碳中和行動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為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貢獻力量。

  (二)基本原則

  科技引領,安全適用。強化科技創新在建筑領域綠色發展中的支撐引領作用。確保建筑領域能源安全,推動節能低碳適用技術廣泛應用。

  統籌謀劃,系統推進。堅持政府統籌,強化頂層設計,處理好發展和減排、整體和局部、短期和中長期的關系。突出系統觀念,在建筑全產業鏈貫徹綠色發展理念。

  屬地主責,部門聯動。落實各區政府民用建筑節能降碳工作主體責任,強化各相關主管部門聯動,齊抓共管,形成合力。

  全民參與,共治共享。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導、市場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現代治理體系,形成人人參與、人人盡責的良好局面,讓人民群眾共享節能降碳發展成果。

  (三)發展目標

  ——2025年工作目標

  實現民用建筑能耗強度及碳排放強度雙降。進一步強化科技創新驅動、優化調整能源結構、完善綠色建造體系、提升建筑品質、推進既有建筑能效提升、創新治理模式。到2025年,新建居住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二星級及以上標準,新建公共建筑力爭全面執行綠色建筑二星級及以上標準,新建建筑中裝配式建筑比例達到55%,新建建筑綠色建材應用比例達到70%,累計推廣超低能耗建筑規模力爭達到500萬平方米,力爭完成公共建筑節能綠色化改造3000萬平方米,實施建筑光伏裝機容量80萬千瓦,新增熱泵供暖應用4500萬平方米,力爭基本完成全市2000年前建成的需要改造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倡導生產生活方式向綠色低碳轉型。

  ——2030年預期目標

  到2030年前,建筑領域碳排放強度保持下降趨勢。綠色低碳建筑的政策體系、產業體系、標準體系、評價體系初步形成。新建建筑中裝配式建筑比例進一步提高,并按照綠色建筑二星級及以上標準建設,符合條件的建成超低能耗或近零碳排放建筑。持續推進既有民用建筑節能綠色化改造。綠色低碳發展的局面初步形成。

  二、“十四五”時期重點工作任務

  (四)強化科技創新驅動

  1.開展關鍵技術科技攻關。開展民用建筑節能降碳及實現碳中和的技術路徑研究,組織碳中和技術專項攻關,構建零碳建筑技術體系,開展綠色建造、智能建造、智慧運維研究。制定北京市“十四五”時期住房和城鄉建設科技發展規劃。研發高性能圍護結構新材料、新技術和新工藝。研究提高太陽能光伏、光熱系統能源轉換效率,研究光儲直柔技術,研究可再生能源與建筑一體化應用。研究更高能效的用能設備設施,推進供暖、通風、空調、照明系統和建筑相關產品能效提升。研究既有建筑超低能耗改造整體解決方案。在低層和多層建筑中,開展近零能耗建筑研究。(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完善節能降碳標準體系。強化標準引領,做好標準更新和配套計價標準編制。加快制修訂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農宅抗震節能設計標準、超低能耗公共建筑設計標準和民用建筑能耗指標等節能降碳標準。(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發展改革委、市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3.開展可持續建筑試點。組織可持續建筑技術研究并開展試點。通過試點實踐,提煉總結形成包括設計、施工、運行、維護在內的一體化技術標準,并配套形成政策制度體系,提升建筑品質,延長使用壽命,減少建筑全生命周期能源與資源消耗。(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市發展改革委,各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4.推動區域示范。推進城市副中心開展“近零碳排放示范區”建設,通州區試點推廣碳中和示范項目。推動城市副中心、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未來科學城等重點功能區創建綠色能源示范區。弘揚冬奧碳中和遺產,持續推進冬奧場館可持續利用。(城市副中心管委會、市重大項目辦、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未來科學城管委會、懷柔科學城管委會、臨空區大興管委會,相關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5.加快信息化建設。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5G和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向建筑領域融合滲透。整合現有數據資源,實現信息共享、互聯互通。推廣建筑信息模型(BIM)在勘察、設計、施工和運營管理等多場景應用。開展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礎平臺建設,構筑全空間、全要素、多精度信息模型。將基本建設項目立項、規劃、設計、建材供應、施工、交付、運營管理全流程全鏈條信息以及建筑水、電、氣、熱消耗量和建筑使用者信息等建筑各類數據納入房屋大數據平臺。(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市城市管理委,各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6.推動建筑用能電氣化。科學推動以電代氣,研究推進炊事、生活熱水與采暖等建筑用能電氣化;研究建筑內用能系統電氣化和推廣使用高能效設備技術路徑。(市城市管理委、市發展改革委、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市商務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電力公司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優化調整能源結構

  7.提高綠色電力應用比例。加強區域協作和市級統籌,提升綠色電力供應、消納能力,切實減少碳排放。2025年按全市外調綠色電力力爭達到300億千瓦時計,實現民用建筑能耗強度及碳排放強度雙降。(市發展改革委、市城市管理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8.提高供熱系統效率。大力推廣供熱計量和末端智能化控制,提倡新建建筑分戶采暖,提升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應用水平,提升供熱系統能效。通過供熱能源結構調整和供熱系統熱源及管網改造,到2025年,單位建筑面積供熱能耗下降10%左右,可再生能源供熱面積占比達到10%以上。對已經達到使用年限的燃氣壁掛爐,鼓勵業主及時更新為高效低碳綠色設備。(市城市管理委,各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9.推廣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新建建筑應設置太陽能光伏或光熱系統,因地制宜推廣熱泵技術。倡導新建建筑實施光伏、光熱建筑一體化,實現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使用。鼓勵具備條件的城鎮既有建筑加裝太陽能光伏系統。鼓勵以專業運維方式推廣使用光伏系統,研究業主與運維單位利益分享的市場推廣機制。城鎮建筑新增光伏裝機容量40萬千瓦,新增熱泵供暖應用4500萬平方米。(市發展改革委、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市城市管理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機關事務局,各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完善綠色建造體系

  10.新建建筑全面落實節能設計標準。通過施工圖設計文件事中事后抽查、日常質量監督、建筑節能專項檢查和專項驗收,嚴格貫徹落實《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和《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等相關標準。(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發展改革委,各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1.推進綠色施工。完善工程項目綠色施工評價體系,到2025年,綠色施工技術全面應用,大型項目全面達到國家規定的綠色施工評價優良標準。充分發揮“安全文明樣板工地”“綠牌工地”引領示范作用。開展智慧工地建設,推動建造過程綠色化、工業化、信息化。(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各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2.推廣綠色建材應用。發展安全耐久、節能低碳、性能優良的綠色建材,加快推進綠色建材認證和推廣應用,建立綠色建材造價信息發布機制。加快推進建材綠色供應鏈建設,完成建筑砂石綠色基地建設目標。在政府投資工程、重點工程、市政公用工程、高標準商品住宅等項目中,在符合相應標準和政府投資成本控制要求的基礎上,優先采用綠色建材,逐步提高綠色建材應用比例,到2025年,新建建筑綠色建材應用比例達到70%。(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市場監管局、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市發展改革委,各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3.加強建筑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實行建筑拆除、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一體化管理模式,大力推行建設工程建筑廢棄物減量化,開展建筑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大力推廣建筑廢棄物再生產品,政府投資工程及其它公共設施建設項目應按規定選用建筑廢棄物再生產品。推動裝修廢棄物資源化回收再利用。(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城市管理委、市發展改革委、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各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提升建筑品質

  14.建設高星級綠色建筑。新建建筑執行綠色建筑一星級及以上標準,新建政府投資和大型公共建筑執行綠色建筑二星級及以上標準,城市副中心新建公共建筑執行綠色建筑三星級標準,核心區新建建筑執行綠色建筑三星級標準。鼓勵“三城一區”、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和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平原新城、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等重點區域建設綠色生態示范區和綠色建筑高星級項目。到2025年,新建居住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二星級及以上標準,新建公共建筑力爭全面執行綠色建筑二星級及以上標準。建成一批高質量綠色建筑示范項目。(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市發展改革委,各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5.提高裝配式建筑比例。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嚴格執行裝配式建筑技術標準及規范;強化系統化集成設計,提高裝配式建筑設計質量;夯實標準化生產基礎,形成標準化、系列化的構件和部品部件生產和供應體系。到2025年,新建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達到55%。(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市發展改革委,各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6.推廣超低能耗建筑。建立健全本市超低能耗建筑政策標準體系,加快推動超低能耗建筑技術創新和降低成本。在城市副中心開展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到2025年新增100萬平方米,探索通過貼息等方式鼓勵其他區支持社會投資建設超低能耗建筑。在商品住宅建設中鼓勵實施超低能耗建筑,在“三城一區”、臨空經濟區等重點地區和功能園區推動實施超低能耗建筑。到2025年,全市累計推廣超低能耗建筑規模力爭達到500萬平方米。(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市發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教委、城市副中心管委會及相關管委會,相關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7.推進建筑全裝修應用。新建建筑全面實施全裝修成品交房,提高裝配式裝修在保障性住房、商品住房和公共建筑中的應用比例。研究菜單式全裝修實施方案,積極推廣標準化、集成化、模塊化模式,加快智能產品應用,推動優質優價和品質提升,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提升整體衛浴、集成廚房、整體門窗、輕質墻板系統等集成化部品部件配套能力,逐步形成標準化、系列化的供應體系。引導既有建筑裝修改造采用裝配式裝修。(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市發展改革委,各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8.推動農村建筑節能降碳。持續推進抗震節能農宅建設,不斷提升農宅節能宜居水平,加快推進綠色農宅、裝配式農宅、超低能耗農宅建設。加大太陽能光伏、光熱等應用力度,推動零碳農宅試點。力爭在農村地區推廣光伏裝機容量約40萬千瓦。(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發展改革委、市農業農村局、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相關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推進既有建筑能效提升

  19.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力爭基本完成全市2000年前建成的需要改造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發展改革委、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市城市管理委、市民政局、市國資委、市殘聯,各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0.推進公共建筑節能綠色化改造。結合城市更新、建筑功能調整升級和老舊樓宇改造,推動公共建筑節能綠色化改造。明確市、區兩級和重點功能區改造任務。推進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開展公共建筑節能綠色化改造。到2025年,全市力爭完成公共建筑節能綠色化改造3000萬平方米。(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機關事務局、市商務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教委、市衛生健康委,各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1.強化公共建筑運行節能管理。強化建筑能源資源消耗統計,研究重點公共建筑電耗限額管理轉向全能耗定額管理,加強超限額建筑監管。對限額管理之外的建筑,加強節能降碳指導和技術服務,促其提升運行管理水平和精細化管理能力。推廣公共建筑智慧運維。開展公共建筑能效評估工作。(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發展改革委,各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九)創新治理模式

  22.用好土地出讓政策工具箱。通過“房地聯動、一地一策”會商機制,將項目節能降碳和綠色發展最低要求納入用地及規劃條件;將競高標準建設方案作為土地競拍政策工具,引導企業建設高品質商品住宅。(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各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3.發揮政府固定資產投資建設項目的示范引領作用。在機關、學校、醫院、文體館、科技館等固定資產投資建設項目中推廣超低能耗建筑、裝配式建筑、高星級綠色建筑、可再生能源應用,強化節能運行管理,推進節能綠色化改造,發揮節能降碳的示范引領作用。(市發展改革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機關事務局,各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4.完善熱計量收費制度。集中供熱的公共建筑實行熱計量收費制度。探索更利于居住建筑節能的供熱收費模式。(市發展改革委、市城市管理委,各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5.推進合同能源管理。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節能改造,在改造中推廣合同能源管理、能源費用托管服務等模式。(市發展改革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機關事務局,各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6.推動建筑電力需求側管理。激勵和引導本市大型公共建筑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助力構建虛擬電廠,促進建筑節能降碳。(市城市管理委、相關區政府、市電力公司按職責分工負責)

  27.拓展綠色金融服務模式。加大財政、金融支持力度,完善綠色金融體系,支持高星級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既有建筑節能綠色化改造和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等重點工作任務的實施。積極發揮市場作用,探索由金融機構、市場主體等成立綠色發展基金,支持民用建筑節能降碳工作。(市金融監管局、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北京銀保監局,各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8.創新交易機制。研究超能耗限額公共建筑差別電價實施方案。研究碳交易、用能權交易等制度,促進管理節能,降低能耗強度。(市發展改革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生態環境局,各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9.倡導行為節能。推廣節能低碳節水產品,鼓勵選用綠色建材、家具、家電。號召全社會從“節約一度電、節約一滴水”做起,空調、電視機、電腦等家用電器不用時應關閉電源。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提倡夏季空調調高一度。(市委宣傳部、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發展改革委、市城市管理委、市商務局、市水務局、各行業主管部門,各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30.開展評優評先活動。開展建筑節能降碳先進單位、家庭和個人以及優秀項目的評選,并納入到首都生態文明獎、北京市節能減排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評選表彰范圍。推動生產生活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委宣傳部、市生態環境局、各行業主管部門,各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保障措施

  (十)加強組織領導

  在北京市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的組織領導下,北京市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北京市建筑節能聯席會議辦公室按職責分工負責。要科學制定民用建筑節能降碳年度工作目標任務,開展考核評估,將考核評估結果納入對區政府和市級行業主管部門的績效考核體系,做好節能降碳工作后評估。(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發展改革委、市生態環境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一)完善資金支持政策

  設立建筑節能降碳專項資金,以財政獎勵或補貼撬動社會資本投入。研究制定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公共建筑節能綠色化改造、農宅抗震節能改造、老舊小區改造、綠色建材等建筑綠色發展財政資金支持政策。制定“十四五”時期光伏發電補貼政策。具備條件的公共機構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進行節能綠色化改造的,改造后節約的資金,在合同期內財政部門不予核減,可專項用于支付節能服務機構的服務費用。(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農業農村局、市機關事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二)研究制定《北京市建筑綠色發展條例》

  圍繞規劃建設、運行改造、技術應用和激勵措施等開展立法研究。加快研究立法配套政策。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建筑領域節能降碳工作中面臨的突出問題。(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司法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三)提升產業工人技能

  加強產業工人職業培訓工作的指導和統籌,發揮企業在職業培訓中的主體作用,通過舉辦技能大賽、優秀企業經驗推廣、政策激勵引導等,多措并舉培養一批高素質產業工人,為北京市建筑綠色發展提供人力支撐。(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四)加強社會宣傳動員

  加強輿論引導,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社會風尚,以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宣傳和動員,增強全社會節能降碳意識,形成“我以節能降碳為榮,我以節能降碳為樂”的良好社會氛圍。(市委宣傳部、各行業主管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責任編輯:褚贊贊
分享文章到:
0
瀏覽次數:
】 【 打印本頁】 【 關閉窗口

版權與免責聲明:
       本網站注明“來源:中國建材信息總網”的文本、圖片、LOGO、創意等版權歸屬中國建材信息總網,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建材信息總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無意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與本網聯系,本網經核實后可立即將其撤除。
京ICP證040699號-1
因特網信息服務:電信業務審批[2004]885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4070號 廣告經營許可證:京海工商廣字第9990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一区日韩一区欧美一区a,中文字幕乱妇无码AV在线,欧美日韩免费在线观看,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日韩精品免费一线在线观看,日韩一本在线,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日韩在线免费观看视频,欧美日韩一区在线观看 | 河南反渗透设备,河南纯净水设备,河南软化水设备,郑州EDI超纯水设备,郑州水处理设备厂家_河南江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重庆成考网_重庆成人高考网| 火绒杀毒软件|火绒安全企业版_西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成都火绒服务中心_成都火影科技有限公司-火绒安全|成都火影科技|火绒 | 自动缠绕机_帝虎包装设备(上海)有限公司_缠绕包装机 | 无锡双海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铨盛国际供应链-PC增韧剂/硅系增韧剂/耐寒增韧剂/耐化学增韧剂 | 螺带混合机|卧式螺带混合机|双动力混合机-无锡鑫海干燥粉体设备有限公司 | 潍坊亿宏重工机械有限公司,破碎机,高性能立磨机,颚式破碎机,锤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重锤式破碎机,高性能反击式破碎机,圆锥式破碎机,给料机系列,链板给料机系列,简易给料机系列,振动给料机 | 郫都人才网_郫都招聘网_求职找工作平台 | 汽修学校|汽车维修学校收费|全国职业技校汽修-北京万通汽修学校 汽车轴承|圆锥滚子轴承|轴承生产厂家|赛襄轴承 | 宁夏密集型母线槽厂家-封闭式母线槽-电力工程安装-天地经纬电力 宁波允泰仪器有限公司-硬度计、拉力试验机、盐雾试验箱、影像测量仪、气动量仪 | 湖南九农王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官网| 消防水电施工,消防水电安装,消防水电施工公司,消防水电改造-亿杰北京消防工程公司 | 篮球场围网|网球场围网|球场围网|体育场围网_安平县炎煌丝网制品有限公司 | 山东中橡新材料有限公司-专业色素炭黑厂家-生产销售各种色素炭黑-用途广泛-价格优势-供应稳定 | 聚四氟乙烯板,聚乙烯四氟板,防火布,廊坊王氏防火材料有限公司官网 | 网上配音_免费配音_广告专题配音_网络录音网站【海豚配音】 | 首页-西安汉沣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企业信息安全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上海华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热熔胶涂布机-青岛三人行机械有限公司| 拉丝模|高晶异形拉丝模|联合拉拔机模具|钼丝拉丝模|金刚石纳米涂层模|焊丝拉丝模|钨钢拉丝模|聚晶拉丝模_河北恩泰利嘉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首页 | 华源医药网| 上海叶拓科技有限公司 | 洛阳牡丹瓷工艺品生产厂家-特色旅游纪念品礼品定制网! | 智汇工业-智慧工业、智能制造及工业智能、工业互联门户网站,专业的工业“互联网+”传媒 | 康明斯柴油发电机厂家-康明斯发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 天津安检机-天津安检门-安检设备租赁-安检设备厂家-华创永信 | 银马全自动免烧砖机设备厂家,提供免烧砖机价格报价及生产视频 | 商标注册_北京商标注册费用_申请商标注册代理机构_北京商标注册公司- | 培训桌-培训椅-会议椅-洽谈桌-培训桌椅生产厂家-【鼎优家具】 | 育婴师_催乳师证_月嫂证怎么考_育婴师证报考需要什么条件-家政培训网 | 江苏省阀门工业协会,江苏阀协 | 天津高压泵-高压清洗机-高压柱塞泵-厂家-价格-天津高压泵格瑞德 天津翻译公司盖章|022-58385822| 翰文博译(天津)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 小耳朵电源_安防监控电源|小耳朵官网|电源适配器|摄像机电源|开关电源|小耳朵监控电源 | 绍兴凯渥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劳务派遣,劳务分包,代办公司注册 | 铁氟龙膜/板/棒-铁氟龙网带/胶带/胶布-[东莞华氟]专注铁氟龙及特氟龙制品生产 | 启东华立石油化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过滤器|混合机|消声器|混合器|管道过滤器|空气过滤器|精细过滤器 | 锦州龙威机械有限公司官网 ,锦州医药包装机,包装机,锦州包装机械,小袋颗粒装盒生产线,颗粒装盒生产线,软双铝装盒线,伺服颗粒 | 液压升降机_导轨式电动液压升降平台_别墅电梯生产厂家-海南重康升降机 | 山东万通液压股份有限公司-自卸车专用油缸,能源采掘设备油缸,机械装备用油缸,油气弹簧,工程机械油缸,液压元件 | 中科匯聯承辦,easysite內容管理系統,portal門戶,輿情監測,搜索引擎,政府門戶,信息公開,電子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