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7日,內蒙古自治區工信廳發布《關于對電石渣與傳統水泥熟料企業錯峰生產產能置換方案的公示》,內蒙古冀東水泥有限公司等四家傳統水泥熟料企業分別與烏海及周邊地區五家電石渣熟料企業簽訂產能置換協議,并制定錯峰停窯方案,出具了錯峰生產產能置換承諾書。
以“疆”為鑒:“錯峰置換”方案為新疆首創,助推新疆走出“價格洼地”。電石法生產PVC后的電石渣經處理后可100%替代石灰石作為水泥熟料的生產原料,并大大降低原材料成本,這也導致PVC資源較豐富的新疆、內蒙、寧夏等地的水泥市場常常受到電石渣熟料的沖擊。早在2016年,國辦發〔2016〕34號文就提出“在采暖地區的采暖期全面試行水泥熟料(含利用電石渣)錯峰生產”,但在實際操作中由于PVC行業的經濟地位、安全生產及廢渣處理等原因根本無法執行。由于電石渣水泥難于錯峰停窯且生產成本較低,長期以來,為爭奪有限的市場與傳統水泥企業展開激烈的價格戰競爭,對行業效益影響極大。
據數字水泥網,新疆共有電石渣水泥企業4家,13條生產線,產能1100萬噸,產能占全疆比重14.5%,全部集中在烏魯木齊-昌吉-石河子-吐魯番這個半徑不超過200公里的區域內,區域內產能過剩嚴重。2017年9月,新疆建材行業管理辦公室召開《新疆電石渣水泥企業錯峰生產協調會議》,創新提出了通過“錯峰置換”使電石渣水泥企業間接參與錯峰生產的思路,即電石渣水泥企業在采暖季錯峰生產期間可以不停窯,由傳統水泥企業在非采暖季,非錯峰生產期間,增加停窯時間予以置換補償,以此協同保證電石法PVC企業在水泥行業錯峰生產期間的正常生產。電石渣水泥企業錯峰生產期間生產的合格水泥熟料,由區域內傳統水泥企業統籌消化處理,熟料的價格參考接收熟料的傳統水泥企業的變動成本制定,同時給予運輸費用補貼。
2017年9月出臺的政策很好的助推新疆有效控制供給,走出價格和盈利低谷。我們可以從區域水泥價格以及天山股份產銷、盈利情況來觀測這一變化。從新疆水泥價格來看,2016年、2017年均處于不到300元/噸的很低水平,尤其是2017年,是全國的價格洼地;2018年,新疆地區均價較2017年提升109元/噸,2019年均價較2018年提升59元/噸,2020年初維持在480元/噸的高位,已高于全國均價。從區域龍頭公司天山股份產銷量和產能利用率來看,2017年產銷量同比增長19%,水泥產能利用率接近50%,供給釋放同時需求并沒有這么快增長,導致水泥價格低迷,而2017年9月采用新的政策后,2018年產銷量同比下降15%,水泥產能利用率下降到39%,供給上的收縮帶來2018年水泥價格的大幅上漲;區域供給秩序好轉帶來價格上漲也體現在利潤上,從天山股份新疆區域(剔除江蘇子公司影響)凈利潤來看,2016年天山股份新疆區域的凈利潤1.1億元,2017年下滑至虧損411萬元,而在2017年底“錯峰置換”政策執行后,2018年凈利潤達到6.3億元。
內蒙古及寧夏地區受電石渣產能的影響,目前是全國的價格洼地。據數字水泥網,內蒙古與寧夏地區同樣也是電石渣企業的聚集地,都在以蒙西呼包鄂城市群及寧夏北部為主的300公里的半徑內,共有14條電石渣生產線,其中內蒙古10條合計992萬噸,占到內蒙古總產能的15%;寧夏4條合計279萬噸,占到寧夏總產能的13%。受電石渣產能的影響,內蒙古及寧夏地區的水泥價格也長期處于低位,目前是全國的價格洼地之一。
與此同時,由于電石渣熟料低廉的成本以及當地較低的價格,2019年來自內蒙及寧夏的電石渣熟料跨區流動至甘肅、陜西、河南、河北等相對高價區,干擾當地的價格體系,比如2019年的甘肅市場(需求端增長較快,區域格局和錯峰生產也較好,但是價格一直受到寧夏地區的壓制表現平平)。
此次內蒙古錯峰生產產能置換方案的出臺,邁出優化內蒙古行業供給秩序第一步,有利于穩定泛華北、西北地區的行業供給格局和水泥價格體系。
從已公示的產能規模來看,四家傳統水泥熟料企業年產能合計約620萬噸(一年按照310天計算),占到內蒙古2019年熟料總產能的9.3%;對應的五家電石渣熟料企業產能合計約403萬噸,占到內蒙古2019年熟料總產能的6.1%,占到內蒙古電石渣熟料產能的41%。從進行錯峰置換的四家傳統熟料企業產能歸屬來看,四家企業均屬于大型水泥集團:冀東水泥是泛華北地區最大的水泥企業,在泛華北地區市占率近30%,在內蒙古地區市占率11%;蒙西水泥是內蒙古本地最大的水泥企業,在內蒙古地區市占率13%;中聯水泥與賽馬水泥均隸屬全國最大的水泥企業中國建材,中國建材在內蒙古地區市占率達20%。大企業在錯峰生產的執行方面更能起到帶頭表率作用,執行力更強。根據各家企業需執行的錯峰天數,我們測算四家企業合計壓減熟料產量165萬噸,占內蒙古2019年熟料總產量的4.7%。
同時本次政策邁出從供給端解決電石渣水泥產能過剩第一步,未來有希望在內蒙古寧夏地區全面拓展。在《寧夏自治區2019-2020年冬春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中,寧夏自治區工信廳對水泥行業錯峰要求提到,區域內水泥企業全部參與錯峰生產。24條水泥熟料生產線中,20條利用石灰石生產水泥熟料的生產線均按照規定時限進行錯峰,4條利用電石渣生產水泥熟料的生產線在不影響上游生產的情況下確定了靈活的錯峰時間;2020年3月20日,寧夏銀川、吳忠和石嘴山地區水泥價格上調20元/噸,現不同企業P.O42.5散出廠報價260-320元/噸不等,打響全行業今年漲價第一槍,主要原因在于一季度區域內企業錯峰生產執行情況較好,盡管今年開局受疫情防控影響,下游需求恢復緩慢,但庫存始終保持低位。
內蒙古錯峰生產產能置換方案的出臺邁出從供給端解決電石渣水泥產能過剩第一步,未來有希望在內蒙古寧夏地區全面拓展,這樣有利于穩定泛華北、西北地區的行業供給格局和水泥價格體系,進一步顯示水泥行業供給格局的優勢。